携手护滨海,一起向未来!
2022年01月11日
共商滨海地区保护大计,
为全球生态治理凝聚智慧、
贡献力量;
开展研讨、分享经验、
聚焦热点、把脉难点……
头脑风暴阵阵来袭,
思想火花不时碰撞。
智慧飞扬,分享“中国方案”
在“ 遗产可持续发展对话”专题研讨会上,中外嘉宾提出,要保护滨海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 遗产,防范灾害风险,增进人类福祉。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践”专题研讨会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实现生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管理,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要基于这一科学方法和实践制定契合客观需要的滨海规划与治理对策。

共话生态文明,共谋绿色发展。作为 观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窗口,全球滨海论坛发出响亮的生态文明“中国声音”,分享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两山”理论的盐城实践成为全球滨海论坛的亮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遗产与可持续旅游”中国试点项目第二期签约,盐城黄海湿地成功入选;东台条子泥720高潮位栖息地、大丰四卯酉闸北地块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践案例得到多方赞扬……
保护遗产湿地,打造典型示范,盐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坚持资源保护优先和污染治理的两手发力,统筹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文化宣传,努力“保良源,治损源”,发挥世遗品牌“放大效应”, 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盐城答卷”愈发精彩。
搭建平台,共商滨海保护
联合国湿地公约组织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说,促进保护和合理利用滨海湿地,建立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全球滨海论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感谢中国在今年伊始,以积极的势头推动加快保护滨海生态系统的进程。”
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布鲁诺·奥伯勒表示,他们将积极支持全球滨海论坛,使之成为有长期影响力的平台,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扭转生物多样性退化方面发挥作用。
凝聚共识,共护滨海。论坛期间的国际咨询会上,经过与会各方的合作努力,《关于建立全球滨海论坛的倡议》顺利通过。该倡议向全球发出,希望汇集各方智慧力量,努力把论坛建设成新型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国际滨海生态治理作出新贡献。
黄(渤)海滨海湿地研讨会升格为全球滨海论坛,将进一步搭建引领生态治理的全球机制性平台,广泛凝聚保护滨海湿地的全球共识。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生态与经济融合互动,已然成为加强国际经贸往来的有效路径。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盐城将促进全球滨海城市加强沟通交流,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 路径;站在 自然遗产地的战略高度,努力把黄海湿地的生态优势转换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更好地推动生态互助、发展互通、文明互鉴,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更多力量。
汇集合力,一起奔向未来
《盐城共识》成功发布,提出共推全球滨海地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思想、新目标和新方案;发布《关于成立全球滨海湿地城市联盟的倡议》,通过滨海城市间更深入的联系与合作,促进滨海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盐城 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路径更加明晰。

论坛上,“生态文明青年社群”成立。来自天合基金会的发起人俞灵轩介绍,社群旨在扩大生态事业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并联合全球名校的学联组织,建设“生态保护全球人才信息平台”,鼓励更多学生加入生态保护事业,吸引人才。

汇集合力,擘画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瞄准构建东部沿海的“绿色风光”,着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典范, 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盐城篇章必然更加精彩。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